一、结构性问题不改长期向好基本趋势
会议指出,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但2023年,作为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总的来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集合3天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上特别强调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二、新工作方法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三、如何理解:“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先立后破”最早出现在2021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当时的背景是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时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倾向。在新能源还未能满足能源总需求的情况下,就给传统能源过早亮了红灯,导致能源总体供给不上,给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2021年期货市场上的动力煤价格飙升反映的就是这一背景时期下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至此之后,我国“双碳”工作变得更为稳步推进,不急于求成,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同时做好传统能源的保障工作。奋斗中国最美丽的画卷,汇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磅礴力量。
至于“破”的方面,主要集中在如何防范化解地方债问题,以及房地产市场债务问题,最终可能表现在如何摆脱过度依赖以房地产为主的发展模式。此前地产行业因“三条红线”政策压力而陷入恶性循环,出现超调。高善文博士也在近期发表观点称我国房地产市场对比美国和日本泡沫破裂期的表现,若以房地产投资占整体GDP的比值来看,已下滑至7%,低于可参照国的8-9%的水平线,也可以看作是过度调整了。因此,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包括三天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提到的“先立后破”,是以“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目标,在地产政策方面做进一步增加市场信心方面的调整,具体在下文中展开。
四、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今年以来,CPI持续低迷,最新的CPI数据为-0.5%,已经为两个月处于零值以下,主要原因还是受疫情后第一年疤痕效应的影响。今年我国在社融和M2方面仍然保持了较高幅度增长,因为中国潜在增速在5.5%左右,价格预期目标在3%左右,所以社融和M2增速就要维持在8.5%甚至略高。此次新增了“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未来货币政策未来要在支持物价回升方面做进一步发力,央行此前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示要促进物价低位回升。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符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意味着未来仍有进一步的降息和降准空间。
五、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加力”的提法此前在2018年、2022年出现过,在今年经济增速回升缓慢的背景下,中央财政在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41600),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为我国首次突破3%的警戒线)。意味着3%的赤字率已不再是特殊情形下的“紧约束”。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意味着要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六、房地产:支持合理融资需求
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此前在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此前三部委表示,从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保持信贷、债券、股权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支持改善行业经营。要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七、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受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下滑影响,土地财政收入下降以及化债背景下,缓解并优化地方财政压力与债务结构,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因此,之前提到的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10月以来,特殊再融资债持续发行,截至目前已发行1.37万亿元,用于置换纳入隐性债务的拖欠款、非标及城投债。与此同时,金融化债已启动,地方可申请银行贷款置换非标及城投债。央行也多次表示,必要时,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